熟悉的霸总风是否唤起你脑海中刷到过得无数短剧?根据《2023短剧行业研究报告》的数据,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373.9亿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500亿元。在2023年前8个月,全国备案拍摄的微短剧数量达到了3574部。
国内的“霸总”已经饱和,竞争压力太大,于是纷纷转型到国外当“歪果霸总”
2023年,短剧出海市场的下载量和净流水分别达到了2823万次和5671万美元,相比2022年的4.4万次下载量和2.0万美元的净流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23年下半年,市场尤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短剧出海具有哪些优势?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国产短剧又该怎么选择市场?短剧出海未来还能走多久?
短剧出海优势
短剧因其时长短、内容精炼、易于传播的特点,更容易被国际观众接受和喜爱。它能够快速捕捉观众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短剧在海外市场的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正随着全球数字化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迅速增长。以下是几个关键方面:
1.受众基础:随着短视频和移动内容的流行,全球观众越来越习惯于消费快速、直接且具有娱乐性的内容。短剧格式天然适合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平台,能迅速吸引和保持观众的注意力,这为其在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受众基础。
2.市场增长:根据市场研究,短剧内容在海外市场的观看时间和用户参与度都在稳步上升。这意味着更多的商业机会,如广告、品牌合作、付费订阅等,为短剧创作者和发行商提供了可观的收入来源。
3.创新商业模式:与长篇剧集相比,短剧的生产成本较低,制作周期较短,允许创作者和生产公司更快速地反应市场趋势和需求变化。此外,短剧也容易与其他媒介形式(例如游戏、漫画、小说)进行跨界合作,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4.多元化收入渠道:除了传统的广告和订阅模式外,短剧还可以通过衍生品销售、线上到线下的活动、粉丝众筹等多种方式实现盈利。
欧美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如何选择?
欧美市场与中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这要求短剧在内容创作上需要进行更多的本土化适配。并且制作成本和市场进入门槛较高,尤其是对于特定题材如奇幻、幻想等,制作难度和成本都更高。
而东南亚市场,由于地理位置的邻近,东南亚地区与中国文化存在一定共性,这使得中国短剧在内容和价值观上更容易被当地观众接受。例如,武侠、恋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题材在东南亚市场颇受欢迎。但是东南亚地区语言多样,这就要求短剧在出海时需要进行准确的翻译和配音,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语言环境。
东南亚市场的用户对于短剧内容的付费意愿较高,这为短剧的商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东南亚市场被视为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短视频观看习惯的形成,短剧的供给量和消费规模不断上升。但是东南亚地区语言多样,这就要求短剧在出海时需要进行准确的翻译和配音,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的语言环境。
短剧在海外市场的受众群体呈现出地域差异、内容偏好多样性以及模式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短剧的创作者和发行商来说,是制定出海策略和进行市场定位的重要依据。
未来的趋势
短剧在海外市场的反馈整体上是积极且增长迅速的。
从经济角度来看,短剧的市场规模在2023年半年内增长了1200万美元,体现了其快速成长的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这种增长不仅仅局限于特定区域,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体现。例如,在东南亚地区,由于文化相近性,国内短剧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喜爱。
无论是无厘头的爱情爽剧还是奇幻冒险的喜剧剧情,他都击中全球观众的爽点,如何将这种全新的影视方式本土化出海不同国家,都是出海企业应该去摸索的。
企业出海除了需要考虑以上内容,同时也需要考虑出海国家收款的问题。